肝熟则足经之血去,而木之体独存,故熟则浮也。 其纲有三,故又设问答以明之也。
诊其脉微且缓,则知邪已衰,正欲复,表里将和,始为欲愈也。然病发于阳而误下者,未尝无痞□;病发于阴、而误下之,亦时成结胸。
下边两解,不必有战汗,是指其脉渐出而言也伤寒,腹满谵语,寸口脉浮而紧,此肝乘脾也,名曰纵,刺期门。热极于荣,势必逼脉中之血妄行为□,□则热随血去而解矣。
盖肺虽属金,而位处膈上,行阳道多,且其经为手太阴,主乎气。咄搓呜呼?厥身已毙,神明消灭,受为异物,幽潜重泉,徒为啼泣!庸夫举世昏迷,莫能觉悟;不惜其命,若是轻生,被何荣势之云哉?而进不能爱人知人,退不能爱身知己;遇灾值祸,身居厄地;蒙蒙昧昧,意若游魂。
阴邪传里者,则留于心下为痞,以心下为阴受气之分也。且此今人所患者多,而治者鲜有若是之明且尽也。
汪琥曰:上条云渴,是未服汤而渴,乃水停津液不化而渴;此条云渴,是服汤已而渴,乃汗后津液既亡而渴。此虽未下,但脉反沉,可知病发热头疼,太阳表证也。